文: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(吉利徑)方麗玲助理校長 在二十年前的回憶中,當我踏進那間充滿南亞裔學生的課室時,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,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非華語學生,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只是一知半解,對他們的文化更是一無所知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漸漸適應了這種氛圍,也開始了解他們的個性、習慣。
開辦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須獲得國際文憑組織(IBO)認證,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分校校長陳鉅培說,其「平民IB」理念與IBO建立IB課程原意不謀而合。IBO的審批要求嚴謹,他透露,在校舍設備檢查的關卡,學校曾被考官指存放試卷的夾萬太細,甚至實驗室花灑未符要求,其嚴謹程度超越本地學校想像。
年輕一代的少數族裔學生多有個大學夢,因為自2008年起,他們可以以中文作為第二學習語言,考其他國際中文科考試,並以合格或以上成績替代中學文憑試的中文科,經聯招報考大學。據各大資助院校數字,非華語生經大學聯招(JUPAS)入大學的人數近3年由40多人增至逾200人。有取錄大量少數族裔學生的中學校長認為,國際中文試程度淺易,只要勤加操練便能及格,但當中內容並不實用,少數族裔依然未能應用於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,故希望教育局能編訂統一的非華語中文課程,讓少數族裔真正學懂中文融入香港主流。
「他」是一位來自印度德里的少數族裔學生,他心懷著改變未來的渴望,以及綻放他人生命的願景。他深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,但知識是否足以改變一個固守著不變制度的世界。地利亞吉利徑成為他追尋夢想的新起點,一個跳脫傳統束縛的地方。
本港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(IBDP)普遍學費高昂,獲公帑資助的直資學校IB全年學費動輒8萬多元,被視為「貴族專利」。位於美孚的直資學校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分校,透過培訓本地教師開源節流,本學年成功開辦全年學費僅2.5萬元的「平民IB課程 」,校長陳鉅培冀「向香港不公平現象吶喊」。他亦希望透過難度稍低的IB中文課程,提升校內少數族裔學生入大學比率。
【now新聞台】【協助少數族裔措施(二)】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(吉利徑)校長陳鉅培認為,少數族裔不是一班只需要大家幫助的人,他們在另一方面亦可以幫助他人,如英文能力等。